2011年1月31日 星期一

玉兔迎春慶百年

寄件者 酒國團

2011年1月10日 星期一

綠建築評估指標

九大指標:「生物多樣性」、綠化量基地保水水資源日常節能室內環境廢棄物減量污水垃圾改善溫室氣體
壹、生物多樣性
一、目的
鼓勵以生態化之埤塘、水池、河岸來創造高密度的水域生態,以多孔隙環境以及不受人為干擾的多層次生態綠化來創造多樣化的小生物棲地環境,同時以原生植物、誘鳥誘蝶植物、植栽物種多樣化、表土保護來創造豐富的生物基盤。
二、簡易評估法
目前暫時規定1公頃以上的基地規模才適用於本指標,小於1公頃之基地免於接受本指標之監督。
  1. 綠地面積越多越好,最好在25%以上。
  2. 基地內綠地分佈均勻而連貫。
  3. 喬木種類越多越好,最好20種以上。
  4. 灌木及籐蔓類植物物種越多越好,最好15種以上。
  5. 植物最好選用原生種。
  6. 綠地最好採用複層綠化方式,最好三成以上綠地採複層綠化。
  7. 以亂石、多孔隙材料疊砌之邊坡或綠籬灌木圍成之透空圍籬。
  8. 設置有自然護岸之生態水池。
  9. 在基地內設置30㎡以上隔絕人為侵入干擾之密林或混種雜生草原。
  10. 基地內有自然護岸之埤塘、溪流,或水中有設有植生茂密之島嶼。
  11. 在隱蔽綠地中堆置枯木、亂石瓦礫、空心磚、堆肥的生態小丘。
  12. 全面採用有機肥料,禁用農藥、化肥、殺蟲劑、除草劑。
  13. 利用原有生態良好的山坡、農地、林地、保育地之表土為綠地土壤。

貳、綠化量指標
所謂「綠化量指標」就是利用建築基地內自然土層以及屋頂、陽台、外牆、人工地盤上之覆土層來栽種各類植物的方式。
一、目的
以植物對二氧化碳固定效果做為評估單位,藉鼓勵綠化多產生氧氣、吸收二氧化碳、淨化空氣,進而達到緩和都市氣候溫暖化現象、促進生物多樣化、美化環境的目的。
二、指標與基準
以二氧化碳固定效果作為綠化評估法的共同換算單位。依照樹葉面積,把植物分為七類層級來評估二氧化碳固定效果。此數據是根據溫暖氣候下的樹葉光合作用之實驗值,解析而得的二氧化碳固定效果。其數據代表某植物在都市環境中從樹苗成長至成樹的40年間(即建築物生命週期標準值),每平方米綠地的二氧化碳固定效果。
三、及格標準
  1. 在確保容積率條件下,應盡量降低建築物縮小實際建蔽率一成以上以擴大爭取更多的綠地空間。
  2. 綠地面積至少在15%以上。
  3. 空地上除了最小必要的鋪面道路之外,應全面留為綠地建築物。
  4. 避開原有老樹設計,施工時保護老樹不受傷害。
  5. 大部分綠地種滿喬木或複層綠化,小部分綠地種滿灌木。
  6. 在大空間區域應盡量種植喬木,其次再種植棕櫚樹,然後應在零散綠地空間種滿灌木。
  7. 在喬木及棕櫚樹下方的綠地應盡量密植灌林,以符合多層次綠化功能。
  8. 即使在人工鋪面上,也應以植穴或花台盆方式,盡量種植喬木。覆土深度足夠,其二氧化碳固定效果均視同於自然綠地的喬木。
  9. 綠地盡量減少種花圃及草地,尤其人工草坪對或草花花圃空氣淨化毫無助益。
  10. 利用多年生蔓藤植物攀爬建築立面以爭取綠化量。
  11. 盡量在屋頂、陽台設置防水排水良好的計人工花台以加強綠化,但是應該注意其覆土量及防水對策。

参、基地保水
一、目的
藉由促進基地的透水設計並廣設貯留滲透水池的手法,以促進大地之水循環能力、改善生態環境、調節微氣候、緩和都市氣候高溫化現象。
二、規劃設計
  1. 增加土壤地面-可增加雨水的直接入滲效果,通常土壤地面用來作為種植植栽的綠地,屬於最自然、最環保的保水設計。
  2. 增加透水舖面-一般良好透水鋪面的透水性能相當於裸露土地,可以增加透水鋪面積。
  3. 貯留滲透設計-讓雨水暫時貯存於水池、低地,再慢慢以自然滲透方式滲入大地土壤之內的方法,是一種兼具防洪功能的生態透水設計。
  4. 花園雨水截留設計-指設置於建築物屋頂、陽台及有地下室地面等人工地盤上的花園植栽槽,採用截留雨水的設計,以達到部分保水的功能。
三、合格標準
  • 在確保容積率條件下,盡量降低建蔽率,並且不要全面開挖地下室,以爭取較大保水設計之空間。
  • 基地位於透水性良好之粉土或砂質土層:
  1. 建築空地盡量保留空地。
  2. 排水路盡量維持草溝設計。
  3. 將車道、步道、廣場全面透水化設計。
  4. 排水管溝透水化設計。
  5. 在空地設計貯集滲透廣場或空地。
  • 基地位於透水不良之黏土層:
  1. 在屋頂或陽台大量設計良質壤土人工花園。
  2. 在空地設計貯集滲透水池、地下礫石貯留來彌補。
  3. 將操場、球場、遊戲空地下之黏土更換為礫石層來保水。

肆、日常節約能源
一、目的
從空調與照明上來談論建築節能最有效果。另一方面由於建築物的使用壽命長,其節能的累積效果遠勝於其他工業產品。
二、實施規則
「建築技術規則」已納入建築節能設計法規。
三、指標與基準
綠建築「日常節能指標」要求建築外殼耗能的合格基準比現行「建築技術規則」嚴格20%,此項指標同時也加強對空調設備及照明系統的節能要求,對於建築的節能設計設定更高的目標。主要評估項目為建築物外殼熱負荷比、空調效率比、照明節能比值等,另外對於採用再生能源的比例,評估時提供一定的獎勵係數,以鼓勵再生能源的推廣應用。
四、合格標準
評估重點設定在建築外殼節能設計、空調效率設計及照明效率設計等三大方向。
(一)、外殼節能:
  1. 住宿與辦公類建築物,應盡量設計成建築深度14米以下的平面,以便涼爽季節採自然通風,並停止空調以節能。
  2. 切忌採用全面玻璃造型設計,辦公建築開窗率最好在35%以下,住家開窗率最好在25%以下,其他建築在合理採光條件下,不宜採用太大開窗設計。
  3. 盡量少用屋頂水平天窗設計,若有水平天窗設計必須採用低日射透過率的節能玻璃。
  4. 住宿類建築物避免採用全密閉式開窗,居室是應至少有四分之一以上可開窗面,以利通風,並避免日曬。
  5. 開窗盡量設置外遮陽或陽台以遮陽。
  6. 大開窗面避免設置於東西日曬方位。
  7. 住家採用清玻璃,空調型建築多採用Low-E玻璃。
  8. 屋頂隔熱設施(U值在1.2W/(m2.K)以下)。
(二)、空調節能:
  1. 冷凍主機不可超量設計(一般大樓每USRT應可供應7坪以上),依空調重要度而定其備載容量,且不宜採太高的備載設計。
  2. 選用高效率冷凍主機或冷氣機。
  3. 空間平面深度盡量低於7米,設窗戶者應可開啟,以便在秋冬之季採自然通風而停止空調冷氣。
  4. 採用主機台數控制、VAV等節能設備系統。
  5. 主機及送水馬達採用變頻控制等節能設備系統。
  6. 風管式空調系統採用全熱交換器等節能設備系統。
  7. 採用CO2濃度外氣控制空調系統。
  8. 大型醫院或旅館採用吸收式冷凍機系統。
  9. 辦公室、展示館、體育館類建築採用儲冰空調系統。
  10. 採用建築能源管理系統BEMS。
(三)、照明節能:
  1. 居室應保有充足開窗面以便利用自然採光。
  2. 盡量避免採用鎢絲燈泡、鹵素燈、水銀燈之低效率燈具。
  3. 一般空間盡量採用電子式安定器、高反射塗裝之螢光燈。
  4. 高大空間盡量採用高效率投光型複金屬燈、鈉氣燈來設計。
  5. 閱覽、製圖、縫紉、開刀房、雕課室等精密工作空間之天花板照明不必太亮,盡量採用燈檯、投光燈來加強工作面照明。
  6. 不要採用超過合理照度需求的超量燈具設計。
  7. 配合室內工作模式作好分區開關控制,以隨時關閉無人使用空間照明。
  8. 設置自動調光控制、紅外線控制照明自動點燈等照明設計。
  9. 設置晝光之控制自動點滅控制功能。
  10. 室內採用高明度的顏色,以提高照明效果。

伍、溫室氣體
一、指標
CO2減量指標乃是指所有建築物軀體構造的建材(暫不包括水電、機電設備、室內裝潢以及室外工程的資材),在生產過程中所使用的能源而換算出來的CO2排放量。
二、目的
目前台灣新建建築物中,有95﹪為鋼筋混凝土構造,除了每年80﹪盜採自河川砂石及高耗能水泥生產能源之外。未來混凝土建築拆除解體時,其廢棄的水泥物、土石、磚塊又難以回收再利用,造成環境莫大負荷,因此必須從建築物之規劃設計及構造進行改善,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三、指標與基準
建築物軀體的CO2排放量指標為 E CO2,必須由其建材的實際使用量及建材之單位CO2排放量累算求得。E CO2指標計算值越小,象徵此建築物使用越經濟的建材,而其CO2排放量越少,對地球環境的傷害越少。
四、合格標準
為了達成CO2減量指標的基準要求,建築物的建材使用計畫應善加配合之規劃原則包括:
(一)、形狀係數:
  1. 建築平面規則、格局方正對稱。
  2. 建築平面內部除了大廳挑高之外,盡量減少其他樓層挑高設計。
  3. 建築立面均勻單純、沒有激烈退縮出挑變化。
  4. 建築樓層高均勻,中間沒有不同高度變化之樓層。
  5. 建築物底層不要大量挑高、大量挑空。
  6. 建築物不要太扁長、不要太瘦高。
(二)、輕量化設計:
  1. 鼓勵採用輕量鋼骨結構或木結構。
  2. 採用輕量乾式隔間。
  3. 採用輕量化金屬帷幕外牆。
  4. 採用預鑄整體衛浴系統。
  5. 採用高性能混凝土設計以減少混凝土使用量。
(三)、耐久化設計:
  1. 結構體設計耐震度提高20~50%。
  2. 柱樑鋼筋之混凝土保護層增加1~2cm厚度。
  3. 樓板鋼筋之混凝土保護層增加1~2cm厚度。
  4. 屋頂曾所有設備已懸空結構支撐,與屋頂防水層分離設計。
  5. 空調設備管路明管設計。
  6. 給排水衛生管路明管設計。
  7. 電氣通信線路開放式設計。
(四)、再生建材:
  1. 採用高爐水泥作為混凝土材料。
  2. 採用高性能混凝土設計以減少水泥使用量。
  3. 採用再生面磚作為建築室內外建築表面材。
  4. 採用再生磚塊或再生水泥磚作為是外圍牆造景之用。
  5. 採用再生級配骨才做為混凝土骨材。

陸、廢棄物減量
一、目的
台灣鋼筋混凝土建築,每平方米樓地板在施工階段約產生1.8公斤粉塵,對人體危害不淺。中層住宅大樓在施工階段約產生0.14立方公尺的固體廢棄物,在日後拆除階段約產生1.23立方公尺的固體廢棄物,造成大量的廢棄物處理負擔。有鑑於此,本「廢棄物減量指標」以廢棄物、空氣污染減量及資源再生利用量為指標,藉以減緩建築開發對環境的衝擊。
二、指標與基準
本廢棄物減量指標著眼於工程平衡土方、施工廢棄物、拆除廢棄物之固體廢棄物以及施工空氣污染等四大營建污染源,採用實際污染排放比率來評估其污染程度,四大營建污染源排放比例採相同比重來評估,所計算的數值必須小於廢棄物減量基準值,才能符合「綠建築」的要求。
三、合格標準
(一)、土方:
  1. 盡量減少地下室開挖。
  2. 多餘方土大部分均用於現場地形改造或用於基地工程之土方平衡。
(二)、營建自動化:
  1. 採用金屬系統模版。
  2. 採用系統模版。
  3. 採用預鑄外牆。
  4. 採用預鑄柱樑。
  5. 採用預鑄樓版。
  6. 採用預鑄浴廁。
  7. 採用乾式隔間。
(三)、構造:
  1. 採用木構造。
  2. 採用輕量鋼骨結構。
(四)、再生建材:
  1. 採用高爐水泥作為混凝土材料。
  2. 採用高性能混凝土設計以減少水泥使用量。
  3. 採用再生面磚作為建築室內外建築表面材。
  4. 採用再生磚塊或再生水泥磚作為是外圍牆造景之用。
  5. 採用再生級配骨才做為混凝土骨材。
(五)、空氣污染防制:
  1. 建築工地設有施工車與土石機具專用洗滌措施。
  2. 定對於車輛污泥、土石機具之清洗污水與地下工程廢水排水設有污泥沉澱、過濾、去污泥、排水之措施。
  3. 車行路面全面舖設鋼板或打混凝土。
  4. 土石運輸車離工地前覆蓋不透氣防塵塑膠布。
  5. 結構體施工後加裝防塵罩網。
  6. 工地四周築有1.8m以上防塵圍籬。

柒、室內環境指標
一、目的
本「室內環境指標」以音環境、光環境、通風換氣與室內建材裝修等四部份為主要評估對象。尤其在室內裝修方面,鼓勵儘量減少室內裝修量,並盡量採用具有綠建材標章之健康建材,以減低有害空氣污染物之逸散,同時也要求低污染、低逸散性、可循環利用之建材設計。
二、指標與基準
本室內環境指標以「健康性」與「環境性」的角度來評量室內居住環境,是綠建築評估最重要的原點。
三、及格標準
建築物在綠化設計上,若注意下列事項,應可達到上述基準要求:
  1. 採用厚度15cm以上RC外牆與厚度15cm以上RC樓板結構。
  2. 採用氣密性二級以上玻璃窗以保良好隔音性能。
  3. 盡量採用輕玻璃或low-E玻璃,不要採用高反射玻璃或重顏色之色版玻璃以保良好採光。
  4. 住宿類建築、非中央空調型辦公建築,建築深度維持在14公尺以內,外型盡量維持一字形、L形、ㄇ形、口形的配置,以保有通風採光潛力。
  5. 絕大部分居室空間進深不要太深,以保有良好自然採光。
  6. 大部分燈具設有防止炫光之燈照或格柵(燈管不裸露)。
  7. 中央空調系統均應設置新鮮外氣系統。
  8. 室內裝修以簡單樸素為主,盡量不要大量裝潢,不要立體裝潢。
  9. 室內裝修建材盡量採用具備國內外環保標章、綠建材標章之建材(即低逸散性、低污染、可循環利用、廢棄物再利用之建材)。
  10. 室內裝修建材盡量採用天然生態建材。

捌、水資源指標
一、目的
本指標希望能積極利用雨水與生活雜用水之循環再利用的方法(開源),並在建築設計上積極採用省水器具(節流),來達到節約水資源的目的。
二、具體方法
  1. 採用節水器具:由住宅自來水使用調查,顯示衛浴廁所的用水比例約為總用水量的五成。許多建築設計採用不當的用水器具,造成很大的浪費,如全面採用省水器具,必能節省不少水量。目前國內常用之節水設備包括:新式水龍頭與節水型水栓、省水馬桶、兩段式馬桶、省水淋浴器具、自動化沖洗感知系統等等。
  2. 設置雨水貯留供水系統:雨水貯留供水系統,係將雨水以天然地形或人工方法予以截取貯存,經過簡單淨化處理後再利用為生活雜用水的作法。雨水再利用可用在民生用水之替代性補充水源、消防用水之貯水水源,及減低都市洪峰負荷。
  3. 設置中水系統:中水係指將生活污水匯集經過處理後,達到規定的水質標準,可在一定範圍內重複使用於非飲用水及非身體接觸用水。在總水量中,僅廁所沖洗就佔35%,如能全面改用中水作為沖洗廁所之用水,其效果甚為可觀。
三、指標與基準
本指標以每人每日平均用水量250公升為一般住宿類建築用水量之標準。住宿類建築之指標以實際節水率必須低於0.8為標準。另以省水器具採用節水率作為其他類建築節水標準,且須高於採用節水率0.8為標準,才符合獎勵水準。
四、及格標準之設計原則
  1. 大小便器與公共使用之水栓必須全面採用具省水標章或同等用水量規格之省水器材。
  2. 將一段式馬桶改成省水標章的兩段式馬桶。
  3. 省水閥、節流器、起泡器等省水水栓之節水效率較有限,改用自動感應水栓或自閉式水栓,有更好的節水效率。
  4. 住宿類、飯店類建築之浴室盡量以淋浴替代浴缸。
  5. 盡量不要裝設私人用按摩或豪華型SPA淋浴設備單元,假如裝設的話,盡量用省水標章的兩段式馬桶來彌補。
  6. 盡量不要設置大耗水的人工草坪或草花花圃,假如裝設的話,盡量以自動偵溼澆灌等節水澆灌系統來彌補。
  7. 裝設路上親水設施、游泳池、噴水池、戲水池、SPA或三溫暖等耗水公用設施時,必須設置與貯集利用或中水利用設施。
  8. 開發總樓地板面積兩萬m2以上或基地規模2公頃以上者,必須設置雨水貯集利用或中水利用設施。

玖、污水垃圾改善指標
一、目的
本指標針對生活雜排水配管系統介入檢驗評估,以確認生活雜排水導入污水系統。此外,本指標也希望要求建築設計正式重視垃圾處理空間的景觀美化設計,用以提昇生活環境品質。
二、指標與基準
污水及垃圾處理本為環保及建築主管單位努力督導管轄的範圍,且污水處理設施在建築技術規則及相關規範上已有嚴格的規定,對於垃圾處理各縣市政府環保單位本來就有清運系統,建築開發案依規定辦理即可達到法制上的基本要求,但是本評估必須對污水及垃圾之處理環境有更額外周全的規範,才能符合「綠建築」的本意。
(一)、污水指標合格條件:
關於污水處理及放流水質標準在環保及建築技術規則已有詳細規範,本指標不另行評估。唯目前在建築相關的污水處理上最嚴重的缺失,在於建築污水管路設計及施工對於生活排水配管大多未完全納入污水處理設施,因此本指標特別對此提出檢查評估。
(二)、垃圾指標合格條件:
本指標只針對基地內公共垃圾處理的空間景觀及衛生環境設計條件來評估。由於一般非社區型透天住宅的垃圾均依環保單位的垃圾車自行清運,並無公共垃圾集中場的衛生問題,因此對於一般非社區型透天住宅應可取消本指標的評估。
三、合格標準
  1. 所有建築物之浴室、廚房及洗衣空間之生活雜排水均有接管至污水下水道或污水處理施。
  2. 若有寄宿設、療養院、旅館、醫院、洗衣店等建築的專用洗衣空間,必須設置截留器接管至污水下水道或污水處理設施。
  3. 若有學校、機關、公共建築、餐館所設餐廳之專用廚房,必須設有尤指截留器並將排水管確實接管至污水處理設施或汙水下水道。
  4. 若有運動設施、寄宿舍、醫院、俱樂部等建築物的專用浴室,必須將雜排水管確實接管至污水處理設並施或汙水下水道。
  5. 當地政府設有垃圾不落地等清運系統。
  6. 設有充足垃圾儲存處理運出空間。
  7. 有綠美化或景觀化的專用垃圾集中場。
  8. 設有廚餘收集利用。
  9. 設有資源垃圾分類回收系統。
  10. 設置冷藏、冷凍或壓縮等垃圾前置處理設施或衛生密閉式垃圾箱者。
  11. 設置防止動物咬食的密閉式垃圾箱,並定期執行清洗及衛生消毒。